罗斯林研究所通过数学模型测算,使用转基因+疫苗注射的方法,可以在3-6年内在国家层面完成蓝耳病的净化。
蓝耳病(PRRS)是全球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每年给养猪产业持续带来巨量损失。尽管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防控工作,耗费大量资本和人力,但是从整体结果上看,防控是失败的。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蓝耳病毒基因的高度变异性。
迄今为止,在自然界没有能发现对蓝耳病毒有完全抗性的猪;但是,伴随着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发现,对CD163基因的简单破坏,即可获得对蓝耳病具有完全抵抗力的猪。这样就从技术层面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彻底净化蓝耳病的方案。
如果像商业猪群中引入有蓝耳病抗性的基因编辑猪,经过几代繁殖,这些猪的后代猪就都有了对蓝耳病的抗性。由于法规限制,抗蓝耳转基因猪技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商业应用,所以并没有支撑这个方案的有效的田间数据。
鉴于此,罗斯林研究所的学者开发了一个概念验证模型,希望用它来找出一些关键问题的答案。比如转基因技术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一个国家商业猪群的蓝耳病流行率;以及是否有可能使用该技术实现对蓝耳病的净化,如果可以,需要多少有蓝耳病抗性的猪,又需要怎么去分布等等。
他们的研究发现,要想实现蓝耳病在全国范围内的净化,仅用转基因猪是较难实现的,但是使用转基因猪加疫苗注射的方法则可比较轻松的实现。他们测试了一系列情景,考虑了不同的病毒传播率、疫苗效率和抗性动物在猪群中的分布。
如果接种了保护率不低于 70% 的疫苗,则可以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净化蓝耳病。而在其他情况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长达6年的时间。如果不接种疫苗,那么需要猪群中大部分猪具有了抗性之后才可以净化蓝耳病,所需的时间就会长的多。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罗斯林研究所 Andrea Wilson 教授表示:“在控制蓝耳病这个毁灭性的疾病上,传统方法已经被证明是失败了。而我们的研究证明,使用抗蓝耳病转基因猪可以减少蓝耳病的传播,并且可能在几年的时间内就实现对蓝耳病的净化。”
但是他也提到,在理解模型的结果时需要注意,因为模型并没有把一些实际因素考虑在内,比如蓝耳病的自然变异以及经济层面的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