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病从以前的爆发式流行到现在的带毒生产,虽然表面上看,对于养猪的危害似乎小了很多。但是总有些猪场因此遭受重大损失,这里面有的是直接损失,而大部分是蓝耳病毒破坏免疫力后产生的间接损失。
那么,蓝耳病为什么难以净化呢?
第一,基础设施条件差,投资意识淡漠,对于蓝耳病的危害认识不足,疏于预防和保健的猪场是蓝耳病毒的避风港。也往往是引起其它疾病爆发的发源地。
第二,变异毒株蓝耳病毒感染猪群导致的疫情发生,这些问题猪场往往在发病前已免疫了经典毒株疫苗的猪场,因为免疫经典毒株疫苗对变异毒株引起的流行无法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第三,低胎次母猪尤其是头胎母猪占比较大的猪场发生蓝耳疫情的概率较高,因为它们的免疫抗体水平低,是易感群体,也是排毒量较大的群体。
第四,霉菌毒素、圆环病毒、营养不良等免疫抑制因素长期影响猪群对蓝耳病毒的抵抗能力,同时影响疫苗免疫的效果。
第五,习惯的蓝耳净化措施,如使用替米考星等虽然确实对蓝耳净化有效,但从一个疗程7天到一个疗程14天,从一季度一次,到一个月一次。这样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对免疫系统的伤害却被忽视。
第六,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对猪场防控任何一种疾病都会产生积极地效果,但在服务过程中发现这一点往往最容易被养猪人忽略,猪群一旦稳定就会放松警惕,不能持之以恒。
鉴于目前多数猪场处于蓝耳带毒生产状态,结合上述原因,确实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净化,我们现在通常意义上的净化便是尽量保持猪群抗体水平离散度在较小范围,实现带毒稳定生产。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并认真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因为这是预防一切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第二,注意饲料卫生和营养,尤其是行情不好的时候,坚持不用霉变原料,必要时添加脱霉肽或肝胆相照,以减少霉菌毒素诱发的免疫抑制。不要随意改变配方,如果想要降本增效,金大众可以提供专业咨询和帮助。
第三,定期检测猪群蓝耳抗体水平变化,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并且要对接种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疫苗防疫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改进保健方案,避免抗生素引起的药残问题、耐药性问题和免疫抑制问题。
上一篇: “黄金十条”防控蓝耳病!
下一篇: 一例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诊治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