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中德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猪蓝耳病防控技术手册》
(接昨天内容)
3.3蓝耳病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
蓝耳病病毒即使在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中也可以存活很长时间。在4℃时可存活 155 小时,在-20℃至-70℃冷冻环境中可存活数月到数年。在干旱和高温条件下最容易失活。在 30℃时,会在 1-2 小时内失活。对脱水极为敏感,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不稳定。可以在水中存活达11 天,在集粪池的污水中可存活 7 天。
3.4关于消毒剂的选择
甲酸、季铵化合物、戊二醛、氯化合物和碘化合物对杀灭蓝耳病病毒非常有效。紫外线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对通风系统中的材料或气溶胶进行消毒,以降低难以在环境和地表水中消退或降解的化学物质侵入的风险。另外,使用由抗菌抗病毒塑料制成的圈舍地板,与传统的混凝土地板相比,既可减轻重量而且更易于洗消。同样重要的还有要确保在寒冷地区使用的消毒剂具备抗低温功效,即在低温时同样起效。中德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合作项目中给中国的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引入的系列泡沫洗消制剂除了具备常规功效,避免洗消缺陷外,针对生物安全还能超值达标。
3.5蓝耳病病毒的传染性
蓝耳病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使是微量也足以造成大面积感染。最常见的是通过口腔摄入造成感染。如果病毒直接侵入血液或肌肉中,则微量即可造成严重感染。这在猪场常规工作中也会发生,例如注射药剂、去势、剪尾等操作时;猪只相互啃咬和争斗(仔猪混群时,或产仔数量大,但奶水或奶头不足时)也会造成互相传染。该病毒还会通过妊娠母猪传染给胎儿,因此妊娠期后三分之一阶段是危险期,在免疫方案中应予以着重考虑。
3.6蓝耳病病毒感染临界线:
- 肌 内 ( 或 血 液 ): 20 个 病 毒 微 粒
- 鼻 内 : 10,000 个 病 毒 微 粒
- 阴 道 ( 通 过 授 精 ): 32,000 病 毒 微 粒
- 经 口 腔 摄 入 : 200,000 病 毒 微 粒
每个员工都应该了解蓝耳病病毒感染特性并严控由此带来的后果!
1)母猪分娩前,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舍前都要用泡沫浴剂进行猪只本身的清洗杀菌!
2)必须注意生产使用的注射器、插管、去势工具和针头的清洁度!比如需要经常更换针头,至少要确保处理不同群组猪只时更换新的针头,不可混用。
在欧洲和美国现在推广的无针头注射技术,是一种温和的疫苗接种技术,即“皮下免疫”。但必须指出的是,采用这种方式所使用的蓝耳疫苗必须适合这种技术,即必须使用较小剂量但高浓度的疫苗。
3)注射器中不能残留消毒剂或清洁剂,因为会造成活疫苗失效!
4)必须正确保持母猪免疫接种间隔,早几天比延迟免疫更好,以便避免前面提到的母猪妊娠期后三分之一时段的易感风险。
5)必须注意工作人员工作服的清洁度。
6)在每次转入猪只前都必须对圈舍进行彻底的洗消,即要达到能够看清洗消物表面的原有颜色和质地的效果才算达标,绝不可在积满灰尘和粪便的状况下进行消毒
为什么必须严格落实洗消流程和细节?
蓝耳病病毒在猪场可存活很长时间,并且突变率很高,类似艾滋病或流感病毒,疫苗无法始终确保 100%杀灭所有突变体。因此,必须确保彻底洗消,以便借此促使免疫使用的疫苗能够发挥出其全部功效!优秀的管理操作可使优秀的疫苗锦上添花,否则只会劳民伤财!
蓝耳病病毒与其他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和圆环病毒 2 型混合感染
针对疫病,猪场能出现的“最坏情况”是同时感染蓝耳和圆环 2 型病毒造成的混合病源!蓝耳病造成巨噬细胞失去消除入侵病菌的能力(利用自身的免疫细胞阻断或灭活),而圆环 2 型病毒降低猪只本身的免疫力。这意味着实际上针对多种疫病(猪丹毒、钩端螺旋体、细小病毒、梭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等造成)的免疫仅能发挥出部分作用。
因而,除了国家认可或要求使用的防疫疫苗外,在种猪生产中杀灭蓝耳病和圆环 2 型病毒所用疫苗是最重要的!昨天的内容已提及,蓝耳病病毒可认作疫病“侦探”,能够借其发现存栏猪群中以亚临床形式隐现的一切致病菌。Harms 等人在 AASP 2000 中已深刻描述了蓝耳病和圆环 2 型病毒造成的交互影响和后果。
通过PRRSv“群体感染”能否达到免疫稳定性?必须落实监控措施
行业中有人问及是否能够通过“群体感染”蓝耳病,借此获得稳定的蓝耳病免疫力?必须明确这是行不通的!因为母猪子宫和存栏猪只不会整群感染。为了进行明确的诊断,应始终评估足量的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监控筛查的一部分,以防个体猪只导致假样阴性结果和错误诊断。
上一篇: 追根溯源,大咖齐集畅聊蓝耳病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 猪蓝耳病防控今昔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