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猪群是猪场发病的枢纽,防控好繁殖猪群病原防控对猪场意义重大。
——李金龙
猪场繁殖猪群的健康与商品猪的生产性能发挥息息相关。做好繁殖猪群病原防控对猪场盈利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很多猪场忽视了对其他疫病的防控,加上多元母猪的存在,病原复杂。导致繁殖猪群发病呈上升趋势。
11月13日,伊科拜克猪兜讲坛邀请到东北农业大学李金龙教授以“做好繁殖猪群病原防控 提高商品猪生产性能”为题大家做分享。
非瘟忽视免疫 致繁殖猪群病原复杂
当前繁殖猪群主要病原
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细小病毒、乙脑病毒、PEDV、ASFV等
细菌:劳森氏菌、大肠杆菌、梭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布鲁氏杆菌等
寄生虫:螨、线虫、蠕虫、球虫、隐孢子虫等
李金龙首先介绍了当前猪场繁殖猪群的主要病原及发病情况。指出非洲猪瘟发生后,猪场忽视免疫,导致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泛滥,发病增多。在细菌病方面,由于缺乏对后备母猪的选择,导致劳森氏菌(传染性回肠炎)流行;猪价高企,原来的羊场、牛场用于养猪导致猪布鲁氏菌病多发。
在劳森氏菌防控方面,李金龙强调,由于该菌是胞内寄生,药物(泰万菌素等)治疗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用药疗程,不能见症状消失就停止用药。李金龙推荐用药21天,前7天用治疗量,后14天采用预防量。在寄生虫防控方面,消灭环境中的虫卵与猪体内的虫体要并重。
繁殖猪群病原来源
种公猪与精液;后备母猪引入;母猪舍环境内部循环;经产母猪携带;运输工具带入;与猪接触人员及工具
李金龙提到在防范精液病原传入时,除了要关注公猪本身是否携带病原,还要关注采精过程中公猪体表的病原,以及精液包装过程和输精过重中可能带进的病原。
繁殖猪群蓝耳病、伪狂犬泛滥
“中国猪蓝耳病类NADC30已经泛滥成灾,防控PRRSV病毒成为繁殖猪群的巨大难题”李金龙在谈到蓝耳病发病形势时表示:由于类NADC30与其他野毒或疫苗毒株结合产生的变异,导致蓝耳病的防控更加困难。在蓝耳病免疫方面,由于变异毒株的存在,导致免疫效果大不如前,李金龙提醒猪场在做蓝耳免疫前,首先要对本场的毒株、抗体水平做检测,再来确定是选择弱毒苗还是灭活苗。
临床效果已经证实泰万菌素和替米考星均可对蓝耳病起到防控作用,李金龙指出现在化药的生产水平和工艺参差不齐,在购买时要注意选择质量好的产品。针对当前蓝耳病毒在猪场普遍存在,李金龙表示现阶段净化的难度很大。
2011年后伪狂犬病毒变异株呈暴发流行,其引发妊娠母猪流产给猪场造成了巨大损失。伪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传给健康猪,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和空气传播。伪狂犬致病力与猪只日龄成反比,其感染自然宿主诱发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猪的年龄成反比。对此李金龙强调猪场要保障种公猪伪狂犬阴性,以确保新生仔猪不被感染。
在伪狂犬防控时,李金龙推荐采用疫苗免疫(弱毒+灭活苗)保障繁殖猪群不发病,采取“净化+生物安全+精准科学监测”保障商品猪群长得好。
PEDV带来无形的繁殖障碍
新生仔猪腹泻严重影响猪场效益,病原以变异毒株PEDV占优势。李金龙特别指出了PEDV造成无形的繁殖障碍带来的损失:由于影响分娩率与返情率导致无生产效能母猪比例增加,激素分泌失调导致母猪不发情,配不上,生的少,肠道黏膜受损后遗症导致育成率差。
PEDV暴发前后分娩率与返情率比较
在防控PEDV时,李金龙指出要用最狠手段消灭病原、最快速度恢复(PEDV归0计划);放弃所有对症治疗药物(杜绝医源性应激);尽其所能切断传播途径(生物安全的理解)谨慎应用“返饲”措施(评估自己技术水平与承受能力)。
李金龙总结切断传播途径法宝,二十六字战略方针:人不碰猪,猪不碰猪,物不碰猪,碰猪必消毒,碰猪不交叉,交叉必发病。